本網訊(通訊員 王亞莉)眼下,正是夏收農忙的季節,油菜成熟正值收割。在池河鎮鄉間田野,到處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脫粒后的油菜桿被整齊地堆放在田壟邊,等待完成它們的最終使命。
養殖大戶譚小華駕駛著三輪車,收集秸稈來回穿梭,碼成垛的油菜秸稈隨著三輪車被運到譚小華的養殖場,緊接著通過機器粉碎成碎末,與酒糟一起發酵,數日后便可成為牛的飼料。
譚小華是雙營村的養牛大戶,今年養牛35頭。通過村干部的溝通銜接,選擇由他負責收集處理本村的油菜秸稈,既解決了養牛的口糧問題,又使秸稈得到了綜合利用。“我這三十多頭牛,僅一天就需要兩車的秸稈,這段時間抓緊收完,可以管到秋季玉米秸稈出來的時候,夠幾個月的口糧了!”
而在其他村的田間地頭,各村正在組織公益性崗位人員將油菜秸稈收集堆放在靠近公路邊的指定地點,隨后便有明星村旺禾生物有機肥廠派來的貨車將其運走,運回廠內進行粉碎,成為豬糞輔料,經加工制作成生態有機肥料。
該廠于2018年引進了秸稈粉碎機,農作物各種秸稈、桑樹桑條在這里均可以實現有效利用,秸稈粉碎機每日吞吐量可達20噸,完全可回收消化全鎮的秸稈,從根本上解決野外焚燒秸稈產業的大氣污染問題,確保池河天藍氣清。
“各村把油菜秸稈集中收集后,給我打電話,我就安排車輛沿路去收,一會兒就裝滿一車,有多少我就收多少!”有機肥廠負責人高國洪介紹說。
池河鎮通過發動養殖大戶和企業回收利用農作物秸稈,截至目前,已有二百余畝的秸稈得到了有效利用,使之變廢為寶,秸稈禁燒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