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
近年來,石泉縣把旅游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推動,把旅游業作為發展石泉的引擎產業來打造,創新路徑,提質增效,陸續打造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及精品旅游線路,逐步構建起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時,經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主動作為,全縣以“旅游+”為引領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業已形成。從楊柳秦巴風情園的落戶,到中壩作坊小鎮的布局;從景點觀光旅游的打造,到鄉村休閑旅游的勃興……一個個文旅融合的“大手筆”陸續落地花開,石泉縣正著力構建“一心三區多點”的全域旅游格局,奏響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的交響曲。
統籌發展 齊奏旅游樂章
依托石泉縣的鬼谷子文化、蠶桑文化、漢水文化、移民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將本地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川楚古道、古村落、古街巷等串珠成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鄉村旅游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建設及鄉村振興工作。現已成功打造國家AAAA級景區3個,建成和在建AAA級景區5個,并且正在按照AAAAA級標準建設云霧山鬼谷嶺景區和池河金蠶小鎮。現已建成的省級旅游示范村7個、省級特色名鎮4個。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形式多樣的鄉村旅游休閑產品,逐步形成“春觀民俗、夏品蠶桑、秋讀鬼谷、冬食庖湯”的鄉村旅游特色。石泉縣鄉村旅游規模不斷壯大,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真正實現了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
統籌規劃 共繪發展“藍圖”
石泉縣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規劃布局,全面構建“一心三區多點”的全域旅游格局:形成以蠶桑文化、鬼谷子文化、漢水文化為主線的旅游圈;以漢江石泉古城、楊柳秦巴風情園為主線的功能帶;以后柳水鄉、雁山瀑布、燕翔洞、中壩大峽谷為主線的生態旅游休閑帶;以中壩作坊小鎮的非遺文化體驗區;以饒峰驛站為核心的美麗鄉村觀光區。此外,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石泉各大鄉村著力打造“一村一景點、一村一特色、一戶一產業”的鄉村旅游品牌。為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石泉縣明確推動全域旅游創建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將旅游融入城市環境、鄉村振興、交通等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推進全域旅游規劃與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生態保護等規劃深度融合。2019年5月,石泉縣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石泉縣將進一步加大全域旅游創建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規劃引領多規融合的新格局。
統籌建設 完善配套服務
要提升全市旅游軟實力,必須完善配套設施。近年來石泉縣積極爭取各級旅游資金,不斷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加快推動“廁所革命”,積極完成旅游廁所新建、改擴建任務,為旅客創造整潔環保、舒適溫馨的如廁環境。同時,進一步完善景區周邊基礎設施,建立多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標識標牌,進一步提升景區接待水平;推進旅游公路建設,進一步加強景區與景區的互聯互通,將每顆閃亮的景區“珍珠”串聯成“項鏈”;大力推動旅游民宿、旅游驛站發展。以“智慧旅游”賦能全域旅游建設,打造的“一部手機游石泉”,逐步構建和完善石泉縣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提升游客旅游體驗。
統籌營銷 共塑旅游品牌
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品牌形象,整合多方力量打造旅游品牌。石泉縣積極創新和豐富營銷手段,在省、市地區舉辦推介活動,全媒體全方位開展旅游營銷;中壩作坊小鎮舉辦的庖湯盛會引得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輪番報道石泉;《記住鄉愁》拍攝“石泉老街之古風厚道”又一次掀起石泉熱潮,楊柳秦巴風情園每周末舉行大型歌舞劇《絲路之源·十美石泉》精品文藝演出更是引起周邊城市的游客慕名而來。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發布旅游攻略、優惠政策、旅游線路、節慶活動等旅游資訊,形成全民共塑旅游品牌形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