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趙華斌)夏日驕陽似火,位于石泉縣饒峰鎮勝利村小溝的千畝產業園里,前來采桑、游玩的人絡繹不絕。看到這一場景,省藥監局駐勝利村第一書記宋健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
“近年來,勝利村雖然經濟發展了,村民收入增加了,但是,在科技推廣與運用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制約了鄉村振興步伐。只有靠科技引領才能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讓老百姓過上穩定的幸福生活。離開了科技,再好的產業都是‘短跑’項目。”宋健說。
在宋健的推動下,圍繞新思路新載體,勝利村開始對旅游產業進行“深加工”:以科技引領、生態環保為核心,以青山綠水為“賣點”,推動觀光種植養殖、果園采摘、旅游民宿、農產品或食品藥品生產加工、旅游產品開發銷售、休閑運動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新賦予鄉村旅游內涵,讓鄉村旅游與文化、民宿、休閑、娛樂、賞花、體驗“共舞”,助推經濟發展。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宋健組織兩委會、村民代表會、群眾會對“深加工”項目進行反復研討,申請對口幫扶部門及企業伸出援手,為打造有機農產品和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奠定基礎。
小溝千畝桑田花海產業是勝利村打造的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利用土地復墾政策,整合土地資源,地上栽樹,樹下栽花,統一種植,統一管理,收益統一分配。樹木以經濟、觀賞為主,花卉以二月蘭、虞美人、鳶尾花等五色花海景觀苗木為主,逐步實現高處結滿“黃金果”、低處開滿“富貴花”的目標。通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形成以資本為紐帶,規模化、集聚化發展新路子。
勝利村村民劉方軍,2014年因病致貧。“加入合作社后,集體出錢、出力,免費為我種植10畝黃花,我自己管護,收益全部歸我,當年實現增收2萬余元。除此之外,我們夫妻二人在合作社打工每年還可以掙6萬余元,加上每年土地入股分紅1萬余元,每年全家最低也有8萬余元收入。”劉方軍說。
截至2019年6月,勝利村已完成千畝桑田花海建設,種植蜂糖李3萬余株、桑樹13萬株、美國紅楓3萬株。全村實現旅游收入1000余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增收35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