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張飛洋)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在石泉縣,有這樣一群疫情防控“巾幗急先鋒”,在本該享受齊家歡樂的春節走上街頭,走進小區,走向村頭,走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巾幗不讓須眉,用激情和責任,成為健康石泉的平安“女神”。
大年初一,在這個闔家歡樂,歡聚一堂的時刻,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卻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防控籌備工作。
“咱們石泉地形復雜,防控面積大,情況復雜。搞好疫情防控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不能有半點退縮。” 石泉縣“巾幗急先鋒”巾幗不讓須眉,在疫情防控中用激情和擔當彰顯新時代女性風采。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石泉縣各級女性領導干部更是身先士卒,深入一線。防控前沿的白衣天使、活躍在村社區的巾幗志愿者,從白天到深夜,全天候堅守在崗位,只為給廣大群眾一個“平安石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必須做好每一個返鄉及外來人員的排查,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迎豐鎮黨委書記鐘瑋如是說。迎豐鎮地處偏僻,與寧陜交界,離石泉縣城較遠,疫情發生后,她馬上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第一時間就召開會議,安排全鎮防疫排查、宣傳、防控等工作。短短幾天時間內,在這位“女先鋒”的指揮帶領下,迎豐鎮整體防疫工作井井有條,防控效果十分明顯。
因為任務繁重,沒時間吃飯,池河鎮組織委員、婦聯主席李琪幾乎頓頓都是拿方便面,小零食填肚子。從大年初一到今天,號召小區居民理性對待封閉管理,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避免出現恐慌情緒,正確引導居民樹立防疫信心,無論天氣多冷,無論多苦多累,從未開口抱怨,無怨無悔。
出征馳援武漢的石泉90后女護士趙亭玲,成為最美“逆行者”。劉曉丹和譚家琴都是縣醫院職工,一位是感染科醫生,一位是院感辦主任。此次在抗擊新型肺炎的戰斗中,兩位“醫護女先鋒”均沖在了第一線。疫情發生后,醫護工作者們舍小家,顧大家,毅然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成為“平安石泉”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身為巾幗志愿者一員,關鍵時期群眾需要我,我愿貢獻一份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女子創業協會會員張益美得知防控一線急缺人手時,主動請纓,參加縣婦聯巾幗志愿服務,協同社區工作人員入戶排查,卡口守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巾幗力量。石泉義工聯的女當家易守云每天排兵布陣,讓“志愿紅”遍布石泉大街小巷!
大年初一,在支部書記的安排和部署下,后柳鎮前鋒村迅速采取措施,女工作隊長曹莉積極動員婦聯執委和女性黨員,深入各家各戶發放宣傳資料、粘貼宣傳標語,摸排外出返鄉人員,并做好登記上報工作。并為有需要的村民送去口罩、消毒水等物品,充分彰顯新時代女性的責任擔當和真情大愛。“各級領導都在一線,都沒時間休息,疫情還在繼續,身在村里我們更加需要努力,沒有過不去的坎,大家一起努力,我們一定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曹莉滿懷信心地說到。
1月28日晚上,后柳鎮中壩村工作隊長何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村委會,來不及休息,立馬拿出手機在中壩村民微信群里發送信息細心叮囑大家在做好防控工作同時,注意心理健康,不信謠、不傳謠,遇到心理問題及時聯系縣婦聯婦女兒童維權中心心理咨詢服務志愿隊進行心理輔導。中壩村工作人員少、摸排難度大,千頭萬緒的工作讓她忙的團團轉,一天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工作期間只能在電話里聽聽孩子的聲音,問問家人的情況。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身處隔離一線的黨校副校長王媛,克服重重困難,全力保障隔離點正常運行;與疫區西鄉直接接壤的曾溪鎮黨委女書記吳桂英,變壓力為動力,堅持嚴防死守,將疫情阻擊在家門之外;遠離孫兒奔赴排查一線的新華村陳光英……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石泉“巾幗急先鋒”用柔弱的肩膀撐起守護“平安石泉”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