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向銀慧 蔡召)近年來,石泉縣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精準服務”的服務類社會救助新路徑,推動社會救助從“保基本”向“促發展”轉變,讓民生保障更有溫度、更有力度。
搭建平臺織密網,救助響應“零距離”。石泉縣依托縣、鎮、村三級服務體系,在146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大廳設立“融救聯助服務點”,組建急難問題快速響應服務隊146支、志愿服務隊158支,實現“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專兼職工作人員、專職社工常態化開展走訪摸排,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今年以來,累計保障低保、特困等各類困難群眾1.2萬余人,發放救助資金5686.32萬元,臨時救助1291人次。
鏈接資源聚合力,救助政策“不斷鏈”。石泉縣整合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17個部門的53項救助資源,引導68家社會組織參與救助,通過“五社聯動”在社區開展專業社工服務。線上發起“齊伸手、共前行”倡議,線下鏈接駐地單位、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籌集救助資金42.63萬元,惠及群眾1315人,形成“縱向鏈接資源、橫向鏈接服務”的融救聯助格局。
聚焦需求優服務,救助服務“提質效”。聚焦失能半失能老人、經濟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關注需求、登記造冊,動態調整服務內容,扎實開展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政策代辦等暖心服務。今年以來,累計入戶關愛1000余人次,協助40戶家庭辦理政策代辦,開展送醫助潔等服務1200余人次,投入幫扶資金60余萬元,推動社會救助從“物質保障”邁向“服務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