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謝明成) 今年以來,旬陽縣文廣旅游局活用文化扶志、文物利用、旅游產業、廣電服務四個載體,促進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內容的新民風建設,引領社會新風尚。
該局活用文化扶志增智載體,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組織開展百余場次的文藝惠民演出活動,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群眾崇尚社會新風氣。創作以新風尚新民風為主題的小戲、小品、歌舞、快板等文藝節目,提升人民群眾脫貧的信心和志氣。活用文物利用載體,充分發揮縣博物館、紅軍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功能,開展多種形式優秀傳統文化、縣情和歷史文化知識傳播工作。積極謀劃,向上爭取支持,在全縣21個鎮的大型移民安置點籌建“鄉愁記憶博物館”,用傳統文化陣地傳播正能量,厚植新民風。活用旅游產業載體,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以生態為基礎,以漢水文化為特色,以太極文化為靈魂,以山水農林為支撐,通過參與旅游經營、提供接待服務、出售土特產品、土地租金、入股分紅等途徑,培育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通過旅游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培育勤勞致富的意識。活用廣電配套服務載體,購買農村有線電視公共服務和,建設覆蓋全縣305個村(社區)的應急惠民廣播系統,改造縣電視臺制播能力,提升建設新民風傳播陣地的功能和水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平臺、廣場大屏幕等載體,開設專欄,制播新風尚類公益廣告,營造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節儉簡樸、勤奮勞作、寬容禮讓的良好社會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