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小龍
2月3日晚上10點30分,旬陽縣醫院呼吸消化科醫生高季磊發了一條朋友圈:祝朱先生生日快樂,愿大家平安健康,戰勝疫情,早日凱旋!歲月靜好,需要有人負重前行。配的圖應該是穿著厚厚防護服的朱先生,看不清模樣。
高季磊所說的朱先生,是她的同事,也是她的丈夫——旬陽縣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朱立,也是縣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86名志愿者之一,他已經在一線堅守了整整7天。
2月3日,是朱立的生日。晚上8點多,高季磊為丈夫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因為工作特殊性,蛋糕只放在醫院門口的臺階上,高季磊只能隔著門和丈夫揮手示意,為他送上祝福。
短暫的隔門“相聚”后,朱立又返回工作崗位。看著丈夫全身武裝的背影,高季磊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哽咽著說:“我曾經和他約定,等戰勝了疫情,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多么想現在就抱抱他。”擦干眼淚,她告訴朋友,“我還記得他在志愿者申請書上的話:作為黨員,作為醫生,只要國家有需要,我選擇義無反顧、全力以赴,請讓我到一線去。我堅定地支持他,并為他驕傲。”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旬陽縣醫院作為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每一名醫務人員都是勇敢的戰士,奔赴一線、沖鋒逆行。
大年初五凌晨2點,縣醫院總務科張勝利雙眼布滿血絲,從喉嚨里擠出一絲聲音:“成了,可以交付使用了。”至此,被稱為旬陽縣“火神山醫院”的縣醫院發熱門診建成。在此期間,由縣醫院牽頭改建的旬陽縣“雷神山醫院”——呂河隔離留觀區也于大年初三啟動。作為項目建設工作的工作人員,張勝利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盡全力加快完成發熱門診建設。
由于正值春節期間,材料來源、運輸和工人的組織協調要比平時難得多。為了加快建設進度,張勝利在向領導匯報的同時,一遍遍打電話聯系材料、協調運輸、組織工人,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堅守在工地上。經過3天3夜的連續施工,新建的發熱門診終于完成,同步配套的診室、藥房、檢驗、影像等科室和醫療設備全部到位,正式接診。呂河隔離留觀區改造完成后,因為時間緊張,留觀區負責人李曉平帶頭,組織所有醫務人員當起了保潔員,就是為了項目能盡早投入使用。項目交工的當天晚上,張勝利坐在路邊說:“我和一線醫務人員的這個約定,做到了。”
呂河隔離留觀區建成后,很快便有了需要集中醫學觀察的對象,所有的醫務人員迅速投入戰斗。在留觀區,醫務人員平均工作時長都在18個小時左右,大家雖然工作壓力很大,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說不辛苦是假的,但為了大家的健康、平安,我們能堅持住。”留觀區醫生樊順軍說。他們每天穿著沉重的防護服,穿梭在病區一線,按時按點為留觀對象送飯送水,連續8小時不喝水、不上廁所,護目鏡里的水汽和防護服里的汗水把自己都濕透了。
在旬陽縣醫院,和一線醫護人員并肩作戰的,還有兩個熟悉且匆忙的背影。院長吳建鐘和醫院黨委書記張學良約定,不管是誰,只要晚上能擠出來時間,都要到醫院的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和感染科病區周圍去轉一轉、看一看,或者是給一線的人員打幾個電話問候一聲。“不想過多地打擾一線醫務人員的工作,只要看下那些整夜亮著的燈,或者聽一下他們的聲音,我心里就踏實,讓他們心里踏實,這樣也能讓集中醫學觀察對象心里踏實。”吳建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