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在日前召開的全國人社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由紫陽縣人社局撰寫的 《修腳刀下斷窮根、洗腳盆里溢財富--陜西省紫陽縣積極探索技能脫貧的創新模式》一文在全國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通過初選展示、網絡投票、專家點評、扶貧效果等綜合評選,“紫陽修腳”技能培訓使3萬人走上快速脫貧致富的道路典型案例榮獲全國第一。
近幾年來,紫陽縣充分發揮免費技能培訓的政府公益效應和鄭遠元修腳誠信品牌的市場效應,整合人社、教育、扶貧、農業四大培訓資源,通過聯鎮包村脫貧攻堅的相關部門、鄉鎮社保所以及村級就業脫貧協管員等,從精準識別的在冊貧困戶中組織有培訓意愿、有就業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參加培訓。形成政府主導、人社部門主抓、就業培訓主辦,政企聯合、部門配合、縣鎮村緊密結合、齊抓共管的技能培訓新格局。
該縣按照“政府推動+培訓基地+龍頭企業+貧困群眾”的運行機制,對培訓學員實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學費免日用品費、補助交通費、穩就業穩收入的“三包兩免一補兩穩”全免費惠民政策,積極探索出“組織報名、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維權服務”四位一體“一條龍”培訓就業精準脫貧的“紫陽模式”。
紫陽修腳技能培訓已輻射到安徽、四川、云南、重慶等全國20多個省(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