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志順
看著小苗上掛的核桃,雙明村支書鐘少楚表情輕松愉悅。近年來,為了突破群眾的增收瓶頸,雙明村探索出以黨支部為引領、黨員為先鋒的產業、就業兩條增收渠道。
雙明村位于紫陽縣界嶺鎮,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該縣最為偏遠的行政村之一。海拔高、土腳淺、交通不便,是該村發展路上的三大門檻。
鐘少楚22歲起就在村兩委任職,一干就是18年。“他腦袋夠用,誠實,有拼勁。”當年村支部換屆,陳德青這些老黨員都極力推薦鐘少楚任支部書記。
2017年,鐘少楚動員支部委員胡先發牽頭成立了新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另一名老黨員與合伙人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中藥材種植長勢喜人,但50畝大蒜卻經營慘淡,鐘少楚和胡先發各虧了2萬多元。
“雖然虧了錢,但是群眾的土地流轉費用、勞務工資一分錢不欠。”鐘少楚說,“只有黨員先行先試,才能給群眾趟出一條增收路子。”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陳德青他們這一代村干部就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進黃姜、麝干種植,終因氣候原因失敗。經過數屆村干部幾十年鍥而不舍地探索和經驗積累,近兩年種植的100畝絞股藍、1300畝核桃以及200箱中蜂養殖初見成效。
一方面黨員牽頭在村上帶領群眾發展產業,一方面讓有能力的黨員帶領貧困群眾外出務工。近年來,雙明村動員100余人參加修腳師培訓。黨員沈明朝提出,由他投資開辦修腳門店,帶領群眾一起創業。目前沈明朝帶動4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月工資5000元左右。
近5年來,雙明村黨支部每年吸納1至2名新黨員,務工能人鐘少軍就是2018年轉為正式黨員的。鐘少軍一直在河北省承攬礦山開采,年收入數百萬元。村支部經過考察,將鐘少軍發展成為黨員帶動群眾就業的新生力量。
面對只爭朝夕的脫貧攻堅任務,鐘少楚說:“我們要扎實抓好戶脫貧、村出列工作,繼續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培育持續增收的長期產業,創造穩定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