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如何凝望未來? |
一則消息,讓人們深情回望10年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重若千鈞:“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則消息......[更多詳細] |
|
|
天天學習|保護耕地要像保護文物那樣來做 |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6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土地日。“十四五”期間,我國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視耕地為糧食安全的重......[更多詳細] |
|
學習新語|“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
今年6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看得很重,他強調:“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策劃/制作:陳舒 ......[更多詳細] |
|
時習之丨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 |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土地日,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和利用。“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hel......[更多詳細] |
|
|
|
|
|
|
一習話|“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 |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足跡遍及全國各地農村,看莊稼長勢、問百姓收成,始終牽掛著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深刻指出保......[更多詳細] |
|
|
|
|
習語回響丨不斷揭開三星堆的秘密 |
溫暖囑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星堆遺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響的,展現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相互影響等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考古實證。文物保護修復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加大......[更多詳細] |
|
習言道|絲路友誼 偕行致遠 |
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應邀赴哈薩克斯坦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達成合作共識,共繪合作愿景,展望合作方向……中國同中亞國家在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中形成“中國—中亞精神”,在元......[更多詳細] |
|
|
規劃之筆,如何勾勒未來中國? |
大國發展,規劃先行。“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在6月16日《求是》雜志發表的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如是強調。當歷史的指針指向2025年的仲夏,這篇凝聚著思想光芒的重要文......[更多詳細] |
|
一見·從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 |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發表題為《弘揚“中國-中亞精神” 推動地區合作高質量發展》的主旨發言。“在長期實踐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更多詳細] |
|
|
|
|
|
一見·中國中亞復攜手,分量何以重千金 |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2023年在西安舉辦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引用這句唐詩,賦予中國和中亞五國續寫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以深厚的歷史韻味。2年過去,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即將在哈......[更多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