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語桐
中午迷迷糊糊睡覺的時候,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拉開窗簾,看見山水國畫般的云彩暈染的天空,隨之拂面而來的風,才意識到紫陽又下雨了。
來紫陽已經(jīng)一個月了,還是偶爾不太敢相信,我居然真的回到家這邊來了。記得以前在榆林的時候,總盼望著下雨,可是榆林郊區(qū)基本只會刮風。尤其是秋冬,風真的像刀子一樣,鉆進工服下的皮膚毛孔里,凍得一顆心像玻璃一樣。
如果比照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軌跡,2023年畢業(yè),2024年找到第一份工作,然后是第二份工作,我還不負所學吧。這兩年,爸爸還會很接地氣地問我錢夠不夠,媽媽錄視頻給我,我仿佛過得很快樂。可是我知道,多少個在榆林不能寐的夜晚,我偷偷地哭,偷偷地想家,曾經(jīng)我不能理解也看不上自己一邊想逃離又無法逃離讓我躍躍欲試破繭的地方。后來可能是心性變了,逐漸接受自己成為中國式家庭的一個中國式的女兒,我現(xiàn)在覺得,如果矛盾中愛占據(jù)上方,即使傷心,也總能看到光亮。
總是不能離題的。在榆林的時候,天總是晴的,無論冬夏,藍得像高飽和度的湖一樣,可是我總是期盼著下雨。畢竟,起先找到工作的愉悅很快被異鄉(xiāng)不熟悉的氛圍澆滅,真正懂得了家鄉(xiāng)美的意義。安康總是下雨,尤其是夏秋之際的雨,一絲一絲把涼涼的味道竄進人的身體中去,讓我安心、讓我平靜。所以到了榆林以后,我格外期盼這種時候多下下雨,雖然天氣適合,可是路邊澆不透的黃沙土,總像是訴說著一種無可奈何。
睡不著了,索性翻身起來看看雨,看著看著,突然想起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份閑心了。我一邊看雨,一邊想著上一次的時候是什么時候,可是真的想不起來了。曾記得很清楚的一次,是讀高中的時候,我坐在圖書館的走廊里,雨打在屋檐上,滴下來,落在池塘里,紅尾巴魚吐著泡泡,一圈一圈,規(guī)矩圓整,我就這樣盯了好久好久。想到這,我感覺記憶中的那條線將此刻和那時縫了起來,我曾在西安寫下“坐擁西風入我懷”的詩句,雖然那時是小酌一杯后的飄飄然之語,但是同樣是秋天,也可適于其中。
既然開始回憶,就吹吹雨水帶進窗口的風,好好想一下。雖然不是這時候,但也是暑假,父母帶著我和鄰居家的幾個小孩子一起去黃洋河玩水,我那時可喜歡一個紅鐲子,去哪都戴上,但是玩水的時候一個水流沖走了,可還來不及潛水去找,噼里啪啦,狂風驟起,雨聲大作,我們尖叫著跑到石橋橋墩下。看雨不停,準備返回,剛上車雨就停了,想著來都來了再玩一會,又折回河邊,可又沒玩多久,雨又開始奏舞,就這樣反反復復幾次掃興,最后只好打道回府。所以就是這樣,也許在每一次感到失望后還有余溫讓自己選擇寬容,畢竟小時候的記憶,確實直到現(xiàn)在都是治愈我前行的原生動力。
夏秋的雨總是匆匆的,這會兒天上的云終于舒卷了身子。也許今晚是個好眠,也許今晚還是個好眠,因為我似乎找到了讓自己的心回到年輕的方法,看看雨,聽聽風,便是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