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運祥
今年7月,一列滿載270噸、63萬瓶富硒水的專列從恒口示范區出發,搭乘“一帶一路”鐵海聯運專列發往阿聯酋。這是安康富硒水產品首次“出海”,標志著安康飲用水產品成功進入國際市場。
對于深處秦巴山區的安康來說,這不僅是一次單純的產品出口,更是對打贏外貿拓展硬仗的堅決響應。
面對復雜多變的貿易環境,今年1月至8月,我市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37億元,無水港發運量達2504標準箱,其中中歐班列372標準箱;航空貨運量659.52噸、增長105.3%;鐵路貨運量484萬噸、增長86.9%。
外貿逆勢增長的背后,是我市以穩增長、調結構、優服務為主線,在復雜局勢中破局的生動實踐。
穩增長:特色產業揚帆“出海”
在漢濱區五里工業集中區的毛絨玩具生產車間,縫紉機的“噠噠”聲此起彼伏,52歲的脫貧戶王大姐正熟練地縫制玩偶耳朵。
2023年以來,我市搶抓蘇陜協作和易地搬遷政策契機,大力承接以毛絨玩具、消費電子等為代表的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形成了覆蓋創意設計、原輔料生產、產品加工、跨境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近年來,全市800余家毛絨玩具企業星羅棋布,帶動2.8萬人就業,其中脫貧人口5433人。同時我市大力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建設,先后開通“安西歐”班列、“安武港”鐵水聯運專列及“安康—重慶—東盟”鐵海聯運班列,推動毛絨玩具、消費電子等產品出口到歐美、日韓、中東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毛絨玩具、消費電子等加工貿易產業,成為穩外貿與惠民生的“雙向引擎”,也成為安康闖蕩全球貿易市場的生力軍。
這幾年,我市依托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陜西省自貿協同創新區優勢,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帶動全市加工貿易進出口備案企業增長至48戶。去年年底,全市加工貿易總額突破11億元、同比增長22.3%,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45.2%。
與此同時,富硒食品等特色產業也在加速“出海”。石泉縣正興有機綠色食品公司通過印尼海外倉,將黃花菜、羅漢果等10余種農副產品出口至東南亞,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20%。今年我市首次將黃酒、花椒出口到越南市場,并與阿聯酋簽訂400標箱礦泉水出口訂單。1月至8月,全市富硒農產品出口0.6018億元、同比增長50.05%,進口0.609億元、同比增長528.28%。
調結構:去虛向實激活動能
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71億元,較去年同期凈減少約5億元,其中,供應鏈貿易就減少約4億元。外貿數據短期波動背后,是我市主動求變、優化結構的深層布局。
“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52.4%,表面看是壓力,實則是我們主動壓減‘虛胖’的供應鏈貿易,著力提升實體型、生產型貿易比重的結果。”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悉,所謂供應鏈貿易,指的是企業通過外地平臺完成報關、結算等高附加值環節,雖能快速做大規模,但稅收、真實貿易環節并未真正落地安康。隨著國家政策收緊,這類“數字外貿”難以為繼。
過去,我市外貿過度依賴供應鏈貿易,存在政策風險高、本地產業參與度低等問題。2024年,供應鏈貿易占比一度高達60.49%。今年以來,我市果斷調整方向,嚴控供應鏈貿易規模,推動外貿結構“去虛向實”。1月至8月,供應鏈貿易占比同比下降20%,生產型貿易占比同比增長8.3%,外貿發展模式進一步明晰,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結構調整難免伴隨陣痛。以毛絨玩具、紡織鞋服類為代表的加工貿易產業訂單下滑,導致部分企業短期內出口承壓。為此,我市建立 “一對一”機制,幫助企業穩訂單。此外,積極培育新動能,大力發展加工貿易、跨境電商和生產型貿易。
今年以來,市級統籌資金,對加工貿易企業技改、跨境電商建站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同時,創新“新社區工廠貸”,聯合建行創新推出無抵押信用貸款,破解輕資產企業融資難。1月至8月,全市生產型貿易占比提升至14.81%,加工貿易占比穩定在45%左右,跨境電商實現“零的突破”,完成貿易額26萬元。
據介紹,今后我市將重點在大宗商品進口、跨境電商培育、加工貿易市場主體招引、幫助現有生產型貿易企業穩客戶、抓訂單上下功夫,以期把全市的外貿結構調整得更加合理穩健。
優服務:精準滴灌助企發展
“以前辦出口退稅,材料來回跑,現在通過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一站式搞定!”一家富硒食品企業負責人感慨。
這正得益于安康積極引入西安源發國際貿易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物流、通關、信保等全流程服務,有效破解企業“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
外貿逆勢突破,離不開精準服務的強力支撐。近年來,我市以政策活水精準滴灌,讓企業“出海”通道越拓越寬。
通道建設不斷提速。我市堅持“公鐵空水”多式聯運同步發展,積極申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提升中歐班列安康集結分中心、西部陸海新通道安康集結分中心運力,加快完善“無水港”多式聯運體系,推動形成“公鐵水空并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南北貫通”的現代物流格局,全市外貿物流費用降幅接近60%。
政策協同持續發力。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貸、信用保險等政策,利用西安源發國際貿易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市內外貿企業提供物流、通關、信保、融資、收匯、退稅一站式服務。積極申創中國(安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著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發揮外貿拓展硬仗工作專班作用,協調市稅務局、中信保、進出口銀行等做好外貿企業出口退稅、信保融資等難點堵點問題。
從富硒水“首航中東”到黃花菜遠銷東南亞;從毛絨玩具“溫暖全球”到跨境電商破冰啟航——全市外貿發展正以韌勁、巧勁和實勁,在逆勢中開辟新路。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貫通、“一帶一路”合作深化推進,我市將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擁抱更具活力的未來。
“我們不僅要讓產品‘出得去’,還要讓企業‘走得穩’。”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外貿領域‘放管服’改革,強化專班服務、政策兌現和金融支持,全力打好外貿拓展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