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波 通訊員 段佳佳
初冬時節,中心城區江北街道張嶺片區的街巷煥然一新。曾經私搭亂建的電線蛛網不見了蹤影,坑洼不平的道路也變得平整了。“住了三十多年,沒想到小區還能變得這么漂亮!”老居民王海站在即將完工的社區廣場上,望著煥然一新的環境感慨萬千。
這片承載著三代水電人記憶的土地,如今正如破繭之蝶般煥發新生。這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可喜變化,正是安康城投公司“凝心鑄魂·匠心營城”黨建品牌在基層一線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安康城投公司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抓實“五個一”黨建載體,建立“黨建+N”工作模式,以開展“黨建賦能、擔當國企”行動為抓手,推動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運營管理深度融合,在“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雙輪驅動下,統籌推進張嶺片區、新城北門片區城市更新,城區泊車位、新能源充電樁布局及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任務,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經營指標,更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堅實的城投動能。公司先后獲得“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狀”“優秀國有企業”“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先進集體”等榮譽。
強黨建:初心驛站踐初心
10月25日下午,當陽光照在安康城區金州路少年宮光儲超充站內的“初心驛站”時,幾位剛結束充電的新能源車主正坐在整潔的休息區內,一邊喝著熱水,一邊翻閱當天的報紙。
驛站內,熱水機、微波爐、應急藥箱等設施一應俱全,24小時免費向市民提供休息歇腳、飲用熱水、食品加熱等便民服務。巧妙融入的黨建元素設計,讓這個原本單一的充電休息室蛻變為一個集便民服務、黨群聯動、政策宣傳于一體的紅色暖心空間。
“自從有了這個驛站,我們充電等待的時間變得充實多了。”網約車司機李師傅笑著向記者介紹,“不僅能熱飯、休息,遇到問題還能找黨員志愿者幫忙解決,感覺特別暖心。”這個占地僅20余平方米的空間,如今已成為安康城投公司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
“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一體化的轉變,不僅是服務場景的升級,更是服務內涵的深刻拓展。” 據安康城投公司黨委分管領導介紹,驛站建立黨員輪流值守制度,推行需求反饋機制,專門設立意見簿征集群眾建議,動態優化服務項目,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成為傳遞黨的關懷的“前哨站”和密切黨群關系的“連心橋”。
“初心驛站”的創新實踐,正是安康城投公司強化黨建引領、踐行初心使命的一個縮影。公司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創新構建“理論武裝+實踐鍛煉”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打造“城投大講堂+小課堂”培訓體系,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另一方面,將學習成果深度融入“初心驛站”、城市更新等民生服務和項目建設一線,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引導黨員干部在城市更新、民生工程等重點任務中當先鋒、作表率,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此外,公司扎實推進作風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機制,推動黨員干部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把項目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切實轉化為工作實績實效。
匠心營城:民生工程惠民生
走進張嶺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現場,車輛穿梭、機械轟鳴、工人忙碌……建設熱潮涌動,發展活力迸發。
作為承載著厚重歷史記憶的片區,張嶺一度成為繁華熱鬧之所。隨著時代變遷,這片曾經引領安康兩代人逐夢的土地逐漸沉寂,基礎設施日益老化,居住環境的改觀已滯后于發展步伐,成為城市中亟待喚醒的“沉睡地帶”。
安康城投公司立足民生需求,以“工業美秀帶,煙火新張嶺”為定位,扎實推進張嶺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采用“留、改、拆、保”等綜合方式,致力于將老小區變為好小區、好社區,將城市孤島轉變為幸福家園。
“我們的這個項目包括了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及地下污水管網升級改造、社區服務設施提升改造、老舊街區及老舊廠房改造、嵌入式養老等民生工程。”安康城投公司總經理柯希明介紹,結合存量資產改造與活化利用,該項目還將重點打造漢水天街、三局記憶、水電基地1983,建設張嶺公園、嶺江綠廊及嶺江露臺等特色公共空間,重塑張嶺在安康城市格局中的價值與地位。“目前,該項目的張嶺中路西段已完成工程量近80%,張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一期)已完成工程量近90%。”
不僅是張嶺片區城市更新,近年來,安康城投公司以統籌推進城區重點民生工程為抓手,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位于中心城區的新城北門城市更新項目在完成總體策劃和規劃編制后,項目團隊專程赴重慶、常德、長沙等地考察學習,深入開展市場調研。
“我們秉持‘規劃先行、民生為本、商體文旅賦能’的理念,保護古建、傳承文明,完善設施、便利生活、留住記憶。在開發中堅持統一規劃,杜絕房地產化,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街道環境、保留老街餐飲等民生業態,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站在新城北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現場,柯希明指著規劃圖向記者介紹,“這個項目建成后,預計直接帶動439戶居民通過文旅業態增收,間接創造1500個至3000個就業崗位,將有效提升區域群眾收入。”
與此同時,安康城投公司負責的其他民生項目也取得顯著進展:老舊小區改造已惠及5251戶居民,棚改項目累計籌集安置房源3852套,收購294套商品房用于配售型保障房,根本上解決保障對象的安居問題……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是安康城投公司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的生動體現,在改善人居環境、升級城市功能的同時,為安康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解泊憂:便民服務更便民
國慶節期間是群眾出游的高峰期,如何快速找到方便快捷的停車位,成了自駕游旅客普遍的操心事。今年國慶節期間,安康城投公司以智慧化服務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掃碼、查位、導航,一氣呵成!”來自西安的游客張先生欣喜地分享著他的體驗,“掃碼進入‘安康智慧停車’小程序后,不僅實時顯示了附近停車場的空余車位,還直接導航到了目的地,全程不到10分鐘就順利停好了車。”
據介紹,安康城投公司目前已在中心城區各大高速停車路口,設置“安康智慧停車”小程序二維碼,車主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綁定車輛,實時查看城區所有停車場車位信息,再點擊具體位置可直接導航到要去的停車場。這一舉措,不僅可以滿足廣大車主快速尋找停車位的需求,實現精準停車,為出行提供便利,更能有效緩解中心城區高峰時段停車場運行壓力。
安康城投公司在中心城區開發32處停車場,建設運營的“安康智慧停車”平臺已錄入社會停車場300余處,以及近6萬個泊位數據,實現“一屏觀全城、一網享停捷”。僅僅是國慶節期間,累計接待車輛超過7萬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8.7%。
不僅要解決“停得了”問題,更要讓群眾“停得好”。“作為國有企業,我們不能單純追求經濟效益,更要算好民生賬、社會賬。”安康城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賢良表示,公司建管經營的停車場,新能源車輛停車均可享受5折優惠,停車充電車輛可享受免費停放2小時優惠。少年宮、濱江一號等停車場配備洗車機、自動售貨機,免費提供愛心雨傘、應急藥箱、飲用水等貼心服務,將標準化停車場升級為有溫度的城市公共服務空間。
在新能源充電領域,安康城投公司同樣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充電站32座,投運充電終端400個。建設運營的“恒盛安心充”微信小程序,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今年國慶假期,累計服務充電車輛1.5萬臺次,充電量30萬度,同比增長45%。
在布局建好充電站的同時,安康城投公司還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民生服務領域。在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建設中,黨員突擊隊主動攻克無物業老舊小區覆蓋難題,累計在30個社區、200余個小區建成充電樁5000余個,年充電次數超30萬次,基本實現老舊小區全覆蓋,有效消除“飛線充電”安全隱患。
“安康城投公司將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黨建引領舞龍頭,持續以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為核心使命,秉持‘實’的要求、‘嚴’的標準、‘細’的服務,全力推進新城北門、張嶺片區城市更新,積極參與城鎮燃氣保供業務,努力拓展城市綜合運營、低空經濟產業等一批關乎城市功能提升的重點項目,在落實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推進改革轉型上打頭陣,在推動科技創新上勇爭先,在促進民生福祉改善上作示范,為繪就安康高質量發展新圖景貢獻城投力量。”王賢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