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妙鴻 劉淵
“賽賽”,是8月25日誕生于安康AI毛絨玩具聯合實驗室的首只智能玩具的昵稱。這只萌態可掬的“賽賽”貓,不僅開創了毛絨玩具“能聽、會說、懂感情”的先河,更是對未來兒童陪伴模式的一次大膽探索。
“賽賽”貓的誕生,源于一群對科技充滿熱情、對未來兒童教育和陪伴有著深刻洞察的先行者,也得益于安康市委、市政府對產業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戰略推動。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安康市聚焦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推動毛絨玩具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邁進。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整合和技術賦能,為企業搭建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環境,為“安康制造”向“安康智造”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這一背景下,今年7月29日,由愛多寶、恒安、睿峰、康之寧、迪鑫等五家安康毛絨玩具龍頭企業,聯合中電科系生態企業——電科數據、北京靈犀、海康、中科南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組建了安康市AI毛絨玩具聯合實驗室,并成立了陜西萌小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的成立,是安康市人社局等部門積極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創新生態鏈的具體成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持續關注與支持下,安康市AI毛絨玩具聯合實驗室成立僅一個月,便成功研發出“賽賽”。這一成果不僅是技術創新的體現,也是安康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賽賽”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其搭載的“情感計算智能體解決方案”。這款直徑20厘米的“賽賽”貓,不同于市面上單純的語音交互玩具,它內置了類腦情感計算系統,通過柔性傳感器實現對撫摸、溫度等物理交互的精準捕捉,使互動更加自然、更富有人情味。“我們借鑒了人腦神經元的處理機制,讓玩具能夠自主分析用戶情緒并作出反饋,能進行成語接龍、猜謎語、角色扮演等多種趣味互動游戲,甚至支持用戶自定義稱呼、身份、音色及性格。”安康市AI毛絨玩具聯合實驗室負責人介紹,該技術依托上海靈汐科技和杭州電信建設的類腦智算中心,其1000P算力規模相當于百萬臺傳統服務器的處理能力。
“我們不僅僅是在做一個玩具,而是在打造一個能夠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的伙伴。”陜西萌小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亮表示,“賽賽”具備“聲紋識別”功能,能區分不同的主人,并根據主人的情緒做出相應的反饋。它還能理解并運用超過37種語言,實現語言的自動切換,打破溝通的壁壘。
8月27至29日,“賽賽”亮相第24屆國際物聯網展,現場測試中,它以1.6秒完成一次流暢對話的驚人速度,和成語接龍高達92%的準確率,展現出媲美真人的語言理解能力,贏得業界一致好評。
從實驗室里的算法模型到孩子手中的溫暖玩伴,“賽賽”貓的成長歷程折射出科技創新的溫度。王亮說,這款集情感計算、多語言交互、個性化定制于一體的智能玩具,不僅是安康市AI毛絨玩具聯合實驗室的標志性成果,更彰顯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政策支持下,“安康制造”向“安康智造”轉型升級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