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記者從省醫療保障局獲悉:日前,陜西醫保App新增藥品追溯碼查詢功能,參保群眾掃碼即可獲取藥品銷售全流程信息,為用藥安全加設“電子防線”。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具有“一物一碼”唯一性。省醫療保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楊西峰介紹,參保群眾下載登錄陜西醫保App后,在首頁便民服務模塊點擊“藥品追溯碼”,可掃描藥品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進行查詢,查詢結果分三種情形:“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可等待兩天后重試,仍無結果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如銷售時間、銷售地點非本人購買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使用醫保部門以外的軟件或App掃描藥品追溯碼,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該藥品的醫保銷售結算信息,則不適用于上述判斷。”楊西峰說。
當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以“基礎數據庫+藥品管理庫+校驗規則庫”為核心的藥品追溯管理體系,有效破解了“定點機構監管難”“二次銷售防范難”“虛假銷售打擊難”“違規行為認定難”等監管問題,實現了醫保藥品支付向綜合監管轉變、從銷售監管向使用監管轉變,增強了醫保監管權威,阻斷了過量開藥和重復銷售等違規行為,有效營造了風清氣正的醫藥行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