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9月15日至23日降水過程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市防指各成員單位:
據市氣象臺9月15日12時發布重要天氣報告,預計9月15日至21日我市進入多雨時段。期間15日夜間以強對流降水為主,局地伴有雷暴大風及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10~30毫米;17日至21日西部、北部有大到暴雨。后期22日至23日我市大部地區仍有間歇性降水天氣。17日—21日過程累計雨量:西部、西北部140~200毫米,中部70~120毫米、東南部30~60毫米。省防辦已發出通知提出明確要求。為切實做好本輪降水過程防范應對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夯實工作責任,周密安排部署。針對本輪長時段降水過程,各縣(市、區)和市防指各成員單位要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夯實市、縣、鎮、村、組五級防汛責任,迅速對防范應對工作進行扎實細致部署,按照安康市臨災監測預警叫應與應急響應聯動流程,做好雨前監測預警叫應、雨中督導轉移撤離避險、雨后排查地質災害風險隱患等關鍵環節。目前我市依然處于主汛期,各級防汛責任人要保持高度警醒,堅決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細化實化各項防汛措施,全力組織好本輪秋雨防范應對工作。
二、突出防范重點,全面排查風險。本輪降水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局地累計降水量大,且大部分地區與前期降雨重疊,極易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山體落石、城鄉內澇、低洼區域積水、隧道(涵洞)進水、道路塌陷、危房倒塌、電力通信中斷、危化品泄漏等災害事故。秋雨雖然突發性不強,但戰線長、雨面大,浸潤度高、滲透力強,容易形成中小河流洪水及誘發地質災害,各地要嚴密巡查研判此次降雨是否會造成中小河流超警、超保現象;要全面排查所有地質災害危險點及風險區,同時對不在冊有人居住的臨坡地區、沿山臨崖道路等也要重點排查,有風險隱患及時撤離危險區人員,并立即整改治理。據預測,本輪降雨過程漢中市雨量較大,漢江干流大中型水庫可能會開展預泄騰庫、錯峰削峰聯合調度,沿江各縣(市、區)防指、鎮(辦)要嚴格落實安全管控屬地責任,針對性部署安全防范措施,嚴防河道行洪期間發生人員傷亡事件。
三、強化會商研判,精準監測預警。各地要嚴格落實《安康市臨災監測預警叫應與應急響應聯動流程(試行)》,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加密預警預報頻次,強化會商研判,精準發布暴雨、洪水、地質災害等預警信息,落實直達鄉鎮、村組防汛責任人的預警叫應和跟蹤反饋機制,形成預警、叫應、行動、反饋、核實工作閉環,確保有叫有應、有落實有反饋。各級宣傳媒體單位要加大氣象、水文預報預警宣傳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災避險法規政策知識宣傳,切實提高雨水汛情預報預警覆蓋面和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及自救能力。
四、提前轉移避險,確保人員安全。各級各部門要把提前轉移避險作為避免人員傷亡的最關鍵、最有效措施,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人群,嚴格執行強降水期間“三個堅決轉移、四個一律”要求,堅決果斷組織危險區群眾提前轉移避險,特別關注老弱病殘、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和建筑工地、涉河在建工程、景區、農家樂、宿營地等場所的流動人員,確保應轉盡轉、應轉早轉、不落一人。同時做好轉移安置群眾服務管理,嚴格落實“兩把鎖”措施,在危險未解除、風險未評估之前不得擅自返回,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五、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信息。各級防指和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應急值守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嚴肅值班紀律,認真履職盡責,全面掌握本地雨水汛險災情動態趨勢,及時上傳下達各類汛情信息,遇有突發險情、災情快速有效處置,并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準確報送險情災情信息,堅決杜絕遲報、瞞報、漏報。
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