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若晗
今年以來,旬陽市緊密型醫療健康共同體創新建立了“醫共體流動醫院”,讓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車廂變診室,優質資源直達門口
7月11日清晨,一輛標著“旬陽醫共體流動醫院”的白色巡診車駛入神河鎮社區廣場。車剛停穩,72歲的張大爺就跟了上來:“聽說今天有省城專家帶儀器來,啥病都能看,我這心慌氣短有救了!”
車廂內,彩超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一應俱全。由旬陽市3家公立醫院骨干醫師和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專家組成的醫療隊,正在為村民進行診療。
“以前去縣醫院,路上就得大半天。現在專家帶著設備到家門口,太方便了!”剛拿到診療方案的張大爺連聲稱贊。
年初,旬陽市制定緊密型醫療健康共同體流動醫院實施方案,以巡回診療車為載體,整合醫共體總院與各分院資源,構建起“總院支撐、分院協同、巡回診療車延伸”的三級服務體系,半年間足跡遍布11個鄉鎮,讓萬余村民告別“翻山越嶺求醫難”的問題。
精算民生賬,省下真金白銀
巡診現場,慢性病患者隊伍尤為醒目。糖尿病患者王大爺拿著病歷本感慨:“專家一來,我們看病買藥方便了,往返的路費也省下了!”
“每次巡診都是精心安排的,”旬陽市醫共體負責人介紹,“由總院根據目標鄉鎮常見病、多發病,‘點將’組建專家團隊,提前發布信息,并與鎮分院協同組織群眾。”流動醫院為群眾提供免費檢查、診療、用藥指導、健康咨詢及轉診聯系等“一站式”服務,與去大醫院就醫相比,不僅減少了掛號、排隊等環節,還節省了交通食宿等費用。
關口向前移,播撒“健康種子”
“生活好了,更要警惕‘富貴病’!”巡診中,專家們一邊診療,一邊用通俗語言向村民講解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害和預防知識,“防病勝于治病,關鍵要改變‘多吃少動’的生活方式,做到未雨綢繆。”
巡診過程中,專家團隊著力推動慢性病防控“關口前移”,在為患者提供診療的同時,更注重個性化健康指導和宣教。通過普及防治知識,傳授科學飲食和運動方法,提升群眾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引導其主動控制危險因素,減少疾病發生。
“防病比治病要緊!”專家們這句通俗易懂的叮囑,成為巡診中反復傳遞的健康理念。活動累計發放健康宣傳資料3000余份,惠及群眾5000余人次,將“預防為主”的理念深植山鄉。
醫院在“流動”,服務不斷檔
來自唐都醫院、旬陽市人民醫院的專家,在巡診間隙,針對基層短板,對鎮村醫護人員進行急性病癥識別、急救技能等關鍵培訓。這種“技術輸血”在旬陽市已成常態。今年以來,流動醫院通過多種形式持續提升基層水平,累計培訓基層醫護人員218名。
為填補巡診間隔,旬陽市醫共體構建了“流動醫院集中服務—駐點醫師日常承接—上下聯動無縫轉診”的閉環網絡。醫共體派駐20名骨干醫師長期駐守鄉鎮,無縫承接巡診后續服務,確保治療不間斷。對于需要轉診、復診以及進一步治療的病人,積極聯動上級資源解難題。
“破解群眾看病難問題,必須架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橋梁,并確保服務連續!”旬陽市衛健局局長徐先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