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吃轉轉席 過團圓年 |
通訊員 鄭嫚吃轉轉席是每年春節的必備項目。從年頭到年尾,家家戶戶各有各的忙碌。大人們忙于生計,孩子們忙著學業。只有過年,大家才能暫時放下手中的忙碌,從天南海北回到家鄉享受這難得的團圓時光。1月31日是大年初三,寧陜縣城關鎮賈營村二組村民李錫林一家早早就起床了,打掃衛生,準備......[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漢陰:傳統民俗賀新春 舞獅耍船添年味 |
通訊員 王建霞 劉東雄獅騰躍顯雄風、花船熱鬧添新瑞、鑼鼓喧天迎新春。每年春節,漢陰的大街小巷里都會出現耍船和舞獅表演,人們在體驗民俗文化中感受著濃濃的年味。1月30日,在漢陰縣城關鎮楊家壩村,伴隨著激昂的鼓點和鏗鏘的鑼聲,舞獅人員默契配合,他們頭戴精致威風的獅頭,或紅或黃,色......[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舌尖上的鄉愁 |
通訊員 柯增偉蒸盆子,是紫陽的傳統菜肴,也是除夕團圓飯的壓軸菜。它營養豐富、湯鮮味濃,寓意平安吉祥。紫陽年夜飯餐桌上的蒸盆子,就好比除夕看春晚一樣,不可或缺。在紫陽人的記憶里,小時候過年最開心的事,就是一家人一起吃熱騰騰的蒸盆子。長大后,最期盼的就是回家陪父母過年,嘗一嘗......[更多詳細] |
|
|
|
文化中國行 | 歸鄉赴春:煙火人間里的溫情 |
記者 張妍大年初七,歸鄉赴春。沿著旬河一路北上,沉靜的旬河緩緩深流,鄉村褪去了冬日的寂寥,從沉睡中漸漸蘇醒。山腳下的野桃花零星開放,油菜花田剛泛起嫩黃。路邊的白蒿和不知名的野草從土里探出腦袋,纖細嫩綠的葉芽帶著早春的第一場雨水,在春風里閃爍著微光。走進村子,家家戶戶的門口......[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漢陰:享文化盛宴 過歡喜大年 |
賞“年俗”、品“年味”、逛“年集”……今年春節期間,漢陰縣以“歡歡喜喜過大年”為主題,圍繞文化藝術、公共服務、非遺保護、休閑消費等方面,充分發揮第一批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引領作用,打造縣、鎮、村三級聯動的文旅活動,提升民眾的幸福感,助推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承。......[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年貨市場消費旺 |
通訊員 張天兵春節前夕,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鄉,嵐皋的年貨市場頓時變得熱鬧起來。在縣城繁華的建設路上,各式各樣的糖果、精美的對聯和燈籠、新鮮的水果和肉類,應有盡有。人們穿行在熱鬧的大街上,盡情挑選自己需要的年貨。“鄒老三炒貨店”是建設路上20多年的“老字號”,80多平方米的......[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五福”到家慶新春 |
通訊員 儲茂銀“新春就要到了,給你家送來春聯,還有這本惠民宣傳手冊,里面有養老、醫保、法律等方面的內容,需要的時候可以看看。”1月17日,紫陽縣毛壩鎮腰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際意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為村民送福利。“我們多跑點腿,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了解國家的好政策,也為小鎮增添......[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丨非遺打鐵花 來寧陜感受“鐵樹銀花” |
本網訊(通訊員 柳陽歡 趙曉騫)1月30日,以非遺項目打鐵花展演為主,配合采蓮船、跑竹馬等民俗文化活動的 “火樹銀花慶新年” 活動在寧陜縣城中心廣場熱鬧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賞,現場氣氛熱烈非凡。夜幕降臨,縣城中心廣場早早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滿懷期待,等待著這......[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丨別樣“村晚”賀新年 |
本網訊(通訊員 尹正華)1月29日,乙巳年正月初一,嵐皋縣四季鎮月壩村文武老街“村晚”在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中圓滿舉辦,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活動在活力四射的女子舞蹈《姐就是女王》中拉開序幕,來自村里的姑娘們個個熱情洋溢,動作灑脫飄逸,節奏鏗鏘有力,舞出屬于自......[更多詳細] |
|
|
文化中國行 | 新春年貨節點燃消費熱潮 |
記者 陸青波 攝近日,在安康中心城區金州廣場舉辦的2025安康市新春年貨節,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采購年貨,感受年關將至的濃厚氛圍。文藝節目精彩紛呈來自全市12個縣(市、區)的名優特產、毛絨玩具、特色美食和進口商品等應有盡有,充分滿足市民一站式購物需求。活動現場,接連上演的精彩節目......[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春節臨近,花卉市場供銷旺 |
本網訊(通訊員 馮維杯 東京)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花卉市場迎來了銷售旺季,一些色彩鮮艷、寓意美好的花卉作為新年的“氣氛擔當”,成為居民競相采購的時尚年貨。1月20日,來到位于南環干道的花卉市場,嬌艷欲滴的蝴蝶蘭、寓意吉祥的鴻運當頭、圓潤可愛的多肉……各類花卉滿......[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熱鬧逛集市 紅火迎新年 |
通訊員 趙坤 肖葉子 周煜1月23日晚,中國嵐韻·2025嵐河夜畫光影燈會暨水岸集市活動在嵐河南岸啟動,人們觀夜景、逛集市、品美食、看燈會、賞演藝,感受濃濃的年味。夜色漸濃,河堤兩岸被千盞燈籠裝飾一新,吉祥如意景觀燈廊,十二生肖、盛世龍門等各式造型的燈飾以及十二生肖竹排,與......[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寧陜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精彩上演 |
本網訊(通訊員 諶敏 劉順楓 馬亦靈)1月22日,寧陜縣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在縣影劇院內精彩上演,為全縣人民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晚會以“金蛇迎春譜新篇 實干逐夢創未來”為主題,由《喜迎新春》《魅力家園》《放飛希望》三個篇章組成。整場晚會通過歌舞、相聲、小品、魔術等藝術表......[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彩燈如約至 年味踏春來 |
隨著蛇年春節的臨近,寧陜街頭巷尾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城區主要街道兩側已掛上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將節日的“氛圍感”拉滿。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區主要街道就像披上了五彩霓裳,流光溢彩,在光影的交匯中,散發著迷人的色彩。各種花燈一字排開,列隊歡迎,與新春佳節濃厚的節日喜慶元素相......[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漢陰:彩燈高掛年味濃 璀璨燈火賀蛇年 |
本網訊(通訊員 熊樂)祥龍馭風辭歲去,金蛇含瑞踏歌來。隨著年關臨近,漢陰縣的街頭巷尾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五彩斑斕的彩燈交相輝映,縣城內的街道和公共場所都進行了精心的裝飾布置,將新春的熱烈氛圍拉滿。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漫步在河堤路,在暖黃色燈光的點綴下,寒冷的街頭變得暖意......[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趕年集 |
□ 魏青鋒兒時最為熱鬧的去處,非年集莫屬。那里洋溢著濃郁的年味,人潮涌動,歡聲笑語不絕于耳。還沒到鎮街呢,那咚咚鏘鏘的鑼鼓聲就一陣緊似一陣地傳來,那時街口耍猴人的開場鼓樂,我和姐姐的心一下子飛了起來,慌忙掙脫母親的手,吸溜一下鉆進了里三層外三層圍觀人群中。場地中間,小猴子......[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每逢春節倍思親 |
□ 王健春年越走越近,市政工人加班加點地在大街小巷懸掛燈籠,超市抓商機做各種熱銷,小商小販窮巢而出,賣特產、買年畫、賣對聯,因寒冬一時蕭條的街道立馬又熱鬧起來,每當此時,兒時記憶和親人念想愈發濃郁。“新年到,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蹦蹦跳跳真熱鬧。”這是刻在骨髓里的兒時記......[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大年三十 |
□ 趙攀強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更是除舊迎新的好日子。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床大掃除,全家動員,人人上手,將房前屋后的道路、院壩、陽溝、墻角全面清理。再將大門小門上的舊對聯、舊年畫刮洗干凈。甚至還要除去豬牛羊圈門上的灰塵雜物。接下來就是貼春聯,貼年畫。兒時老家呂河的父......[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年從故鄉來 |
□ 李煥龍孩子,今年除夕,咱回老家,回去過年!因為,咱們已有六年沒在老家團年了,他們想咱,我也想回,并想你們一起回去。還記得你上小學二年級時,那次回老家過年嗎?那一年,你八歲。聽說你要回去過年,你爺爺就扛著鋤頭,把從集鎮回家的那條山路整修了三天。下雪了,有人勸他歇一會兒,......[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古志書里的春節習俗 |
□ 羅先余2024年12月4日,“中國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充分說明中華文明綿延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強大生命力。清康熙年間的《興安州志》對安康春節節事習俗的記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僅......[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和和美美過大年 |
□ 杜波兒記憶中的“年”好像是從秋天開始盼望著。俗語說得好“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小孩望過年,兩眼都望穿”。秋天我家后院的果樹成熟了,媽媽囑咐大家留下樹梢上個頭最大的,顏色最好的蘋果,擇一陽光燦爛的天氣派我們姐妹上樹采摘。三姐身手最好,采摘下來媽媽就細致的用用過的本子紙......[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年夜飯里家國情 |
□ 余佑學當兵第5年回家探親,自告奮勇給家人做頓年夜飯。幾十年過去,父親微醺話多的樣子、母親在爐火旁的面頰好似盛開在年夜里的山茶花,兩個妹妹第一次吃到糖醋魚的幸福感,歷歷在目,讓我難以忘懷。父親常常訴苦:“我家過年有15個年頭,兩個兒子都在戍邊。他們兄弟倆在外面20多年,都沒......[更多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