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篝火情意暖 鄰里話團圓 |
通訊員 陳昌美1月21日下午,紫陽縣瓦廟鎮王家河安置點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場以“五福送到家 歡樂過大年”為主題的2025年“相聚瓦廟·篝火話團圓”迎新春活動在此舉行。下午4點,一場極具地方特色的社火巡游演出拉開了整場活動的帷幕。舞獅活靈活現、彩船搖曳生姿、大頭和尚憨態......[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旬陽市第二屆新春燈會精彩開啟 |
本網訊(通訊員 楊蜜)旬城花燈醉,笙歌春意濃。1月20日晚,“靈蛇獻瑞·炫彩旬陽”2025年旬陽市第二屆太極城新春燈會盛大開啟,燈火與夜色交相輝映,為市民游客呈現一場璀璨奪目的新春燈火盛宴。開幕式現場花燈絢爛,人海如潮。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神秘奇幻的水幕電影、炫彩震撼的激......[更多詳細] |
|
古鎮玩彩船——承古韻留鄉愁 |
“從起燈開始,船頭全程都是朝上的,這代表行的是逆水船走上坡路;船頭朝下則會被認為是在行順水船走下坡路。主家門前在出燈這天還會擺上水果干果,出燈完可以發給打花燈的小孩。”......[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 | 漢陰蒸碗子:舌尖上的年味記憶 |
通訊員 劉東 王建霞春節,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承載著厚重的情感與特殊的意義。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節日里,年味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而在漢陰,特色美食蒸碗子宛如一顆璀璨明珠,是春節里不可或缺的味覺符號。漢陰蒸碗子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歷來是漢陰人民逢年過節、宴請賓客時......[更多詳細] |
|
網絡中國節·春節 | 弘揚傳統文化,漢濱非遺登上春運列車 |
展示漢濱剪紙技藝 惠星 攝普及反詐知識 郝黎俊 攝與旅客交流互動 惠星 攝向旅客宣講反詐知識 郝黎俊 攝通訊員惠星1月14日,由西安開往達州的D173次列車上,西安鐵路公安局安康公安處聯合漢濱區文化館、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的文藝工作者,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示等方式,結合春運開展反詐......[更多詳細] |
|
旬陽:多點發力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
通訊員 烏蒙 周茜近年來,旬陽市加速推進“興文強旅”戰略,以文旅促消費為主線,突出生態旅游引領,本地市民和域外游客旅游熱情持續增長,文旅新產業和新活動不斷涌現……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展示出旬陽文旅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充沛活力。歡樂島畫舫游船于2025年元旦煥新......[更多詳細] |
|
|
紫陽蒸盆子里的濃濃年味 |
蒸盆子,是陜西紫陽的傳統菜肴,也是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菜。它營養豐富、湯鮮味濃,寓意平安吉祥。紫陽年夜飯餐桌上的蒸盆子,就好比國人除夕看春晚一樣,不可或缺。......[更多詳細] |
|
旬陽市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
本網訊(通訊員 楊蜜)近日,旬陽市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對全市文物普查實施方案、實地普查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具體目標和推進措施進行全面解讀,對普查范圍、普查對象、普查時間、普查成果進行詳細安排。旬陽自然資源富集,人文歷史悠久厚重。據考證,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這里繁衍......[更多詳細] |
|
文化中國行·地名里的陜西故事丨恒口老街:鄉愁歸處 古韻悠長 |
游客在恒口老街游玩(資料照片)。受訪者供圖在恒河、月河的川道之間,有一條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00米的街道——恒口老街。這里現存明清、民國風貌民居700余座,承載著一代又一代恒口人的鄉愁。2024年12月23日,記者走進安康市恒口示范區老街歷史文化街區,探尋這條老街的文化脈......[更多詳細] |
|
庖湯盛宴話豐收 歡歡喜喜迎新年 |
陜北說書游客記錄精彩瞬間猜拳行令漢調二黃表演燒火獅子賓客圍爐而坐全國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暨石泉縣第十一屆漢水庖湯會文化旅游活動日前在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舉行。庖湯盛宴、非遺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讓全國各地游客齊聚石泉,吃庖湯、慶豐收,歡歡喜喜迎新年。吃“庖湯”是秦巴山......[更多詳細] |
|
臘肉“熏”鄉愁 非遺過大年 鎮坪臘肉節活動豐富多彩 |
本網訊(記者 張喬) 灌香腸、熏臘肉,拓祝福、寫春聯……1月5日,“鎮坪縣臘肉節”拉開帷幕,一大早,陜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鎮坪臘肉腌制技藝”非遺工坊——鎮坪縣漢巴食品有限公司門前支起了巨型大鐵鍋,燉上了500斤的臘肉、臘排、臘豬蹄和香......[更多詳細] |
|
|
慶元旦 迎新年 |
2024年12月31日,位于陜西最南端的鎮坪縣,迎來2024年最后一天的朝陽,嶄新的2025年就在前方。姚登 韓濤 攝2024年12月30日,石泉縣第二幼兒園舉行“逛年貨集市·品濃濃年味”游園活動。陳遠熙 許啟軍 攝為迎接新年,2024年12月30日下午,漢濱環衛工人在街心公園清理落葉雜草,扮靚城市......[更多詳細] |
|
|
|
早陽鎮:山村酒飄香 |
通訊員 李恒寒冬時節,走進秦嶺大山中的漢濱區早陽鎮,時不時就能聞到一股撲鼻的酒香,風一起,酒香也隨之彌漫了整個山村,這是村民們趁著農閑忙著烤酒,他們要提前備好美酒,不僅是為了犒勞自己,也是為了在春節期間用佳釀招待親朋好友。在早陽鎮,村民們都有烤酒的習慣,也喜歡喝自己烤的酒......[更多詳細] |
|
漢濱書畫下鄉育新風 |
本網訊(通訊員 余遲 丁靜 曹曉琳)為了促進“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 12月10日,漢濱區文化和旅游廣電局攜區文化館走進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的漢濱區新城街道辦程東村,舉辦了一場“千萬工程惠民生、書畫下鄉育新風”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積極組織文化志愿者開展送書畫、剪紙下鄉活動,以......[更多詳細] |
|
安康:小場子的大藝術 |
□ 通訊員 汪海玉安康小場子,是安康非遺文化上的瑰寶,經過一代一代藝人的傳承,歷經數百年經久不衰,一腔一調唱出秦巴山間的平平仄仄,一張八仙桌,接納地氣,情系陜南幾代人。追蹤溯源,還是因為陜南安康獨特的地理環境,地處漢水中游,毗鄰川、鄂,山清水秀,安康文化深受巴蜀文化、荊......[更多詳細] |
|
石泉:村里來了“三員” |
通訊員 許兵“大家注意聽音樂,跟上節拍跳,這樣就整齊多了,非常好!”冬日暖陽,在石泉縣城關鎮絲銀壩村草池灣鄉村舞臺上,一群村民們正在翩翩起舞,領舞人是石泉縣文化館干部陸紅云,她還有一重特殊身份——“文化特派員”。2023年以來,石泉縣創新工作舉措,整合文化資源,精心......[更多詳細] |
|
漢陰城關鎮:“四季村晚”提振鄉村之魂 |
通訊員 張輝近日,漢陰縣鳳凰廣場人頭攢動,居民群眾早早集結在廣場等待新城社區“周三”鄰里小劇場的節目演出,歌舞、相聲、小品、三句半……一個個弘揚孝義善舉,引領文明新風的節目輪番上演,為轄區居民群眾和游客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自今年3月以來,別開生面的“四季村......[更多詳細] |
|
“漢水風韻·秦巴畫魂”唐明東中國畫作品全國巡展開展 |
本網訊(記者 黃慧慧)12月1日,“漢水風韻·秦巴畫魂”唐明東中國畫作品全國巡展在安康美術館開展。時代造就畫家,畫家表現時代。長期以來,唐明東中國畫創作始終以“漢江尋源”為主題,以三千里漢江為創作基地,繼而向華夏文明之源的黃河、長江和廬山、黃山、華山等“三山五岳”拓展......[更多詳細] |
|
漢水清音·陜南民歌“十大歌手”巡演走進茨溝鎮 |
本網訊(通訊員 馮文波)近日,漢水清音·陜南民歌“十大歌手”走基層巡演走進漢濱區茨溝鎮,為當地的父老鄉親帶去視聽與心靈的雙重享受。隨著《姐兒下河洗蒜苔》《久不唱歌忘了歌》等經典民歌的悠揚旋律響起,演出正式拉開帷幕。安康市群眾藝術館、市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的藝術家們及陜南......[更多詳細] |
|
“鄉村舞者”激發古鹽道文化活力 |
通訊員 張力 周繼霖 玉萍渝鄂陜交界處,有一條傳承5000多年、蜿蜒150多公里的古鹽道,始發地就在鎮坪縣鐘寶鎮,它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與歷史的厚重,自古便是文化貿易的交通要道。如今,隨著鎮坪縣緊密型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共同體建設蓬勃開展,一支支充滿活力與魅力的舞蹈健身隊伍相繼涌現,她們......[更多詳細] |
|
石泉古城 千年綺夢 |
石泉老街 汪龍濤 攝游人如織 陳曉琴 攝老街之趣 陳曉琴 攝國家級旅游休閑區 許兵 攝記者 吳蘇 通訊員 孟少猛東臨紅河、南依漢江、西接敖水、北枕珍珠,這便是漢江石泉古城在地理上的位置,呈現出“秦巴拱衛、四水繞城”的壯麗景觀。根據史料記載,因為歷史的變遷,漢江石泉古城歸納為五個時代......[更多詳細] |
|
|